迈向新世纪,世纪之交,新年伊始。回首逝去的百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从被奴役、受欺凌到站立起来,富强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展望新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将日益提高,四个现代化的蓝图亦将由梦想变成现实。我们是幸运的跨世纪的中国人,我们是肩负历史重任的风流一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进入新世纪后地球变小,时间变快,边界变透明。面对世界如此之大的变化,面对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我们的企业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我们原来关闭的大门打开了,但不等于对世界了解了;我们正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不等于完全摆脱了小生产的影响。但是,我们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思想武装,有五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与各国企业打交道的经验,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竞争能力,完全有条件有可能与各国企业友好相处、平等交流、共同发展。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的结合;邓小平本人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既立足于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现实又放眼未来的观察、处理问题的楷模。迈向新世纪的中国人需要有这样的世界眼光,对广大企业来说更显迫切。 我国的企业要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诸多条件和因素中,最基本的一是以要抓住机遇,二是要知己知彼。加入世贸组织后,机遇变多了,风险也变多了,朋友变多了,竞争对手也变多了。抓住机遇,重要前提是要了解世界,认清潮流,善于审时度势,否则机遇会擦肩而过;而知己知彼这个“彼”,不再只是某市、某省内的其他企业,是包括国内、乃至世界许多企业在内。你不了解别人,别人可能了解你,竞争中就会处于被动。我们既要有“与狼共舞”的勇气又要了解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的底细和“共舞”的规则。这方面,我们曾被对付出了不少“学费”,现在要主动地、自觉地拿更多的学费,包括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来学习有关世贸组织的知识和规则,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一百多个国家的历史和今天。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企业特别是率先走向世界的大企业、大集团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为此才能在把握大事中抓住机遇,在迎接挑战中掌握主动,在知己知彼后发挥优势,在于外企友好竞争中发展自己。
暂时只能查看自己录入的文稿!
键盘说你累了,放过我吧! 点击开始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