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原稿:

 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精神人不会有出息一个党也是如此没有精神,这个党立不起来。在95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培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品格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伟大精神。我们党在1996年概括的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一个目坐标。同样的,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美学精神也很重要。
 本文结合学习习近平书记有关文化问题的讲话就毛泽东的文化信和美学精神问题,谈三点想法文化自信和美学精神互为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他把这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讲,说明有什么样的文化自信,就会什么样的美学精神。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的历史发展、文化秉赋和精神价值充分肯定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5000多年文发展中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个论断说明我们彰显的文化自信,主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毛泽东诗词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艺术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应该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中国人几千来创造和积淀下审美方式和精神气象,进而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东西诸如文与道的系、情与理的关系、气与韵的关系、意与象的关系等。毛泽东诗词,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一个典型毛泽东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是诗词大家。在他身上,文化自信和美学精神是互为一体的他善于运用中国古典诗词这种艺术形式来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既实现了创作内容上的革命性突破,又在审美方式上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在创作素材上,他大量借用、化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典故并加以改造,从而使上古传说中的共工触周山、嫦娥奔月,到近代革命家秋瑾、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事迹和精神,在的笔都呈现出新的审美意义审美风格上,他欣赏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风骨,以李白、李贺、李商隐为代表浪漫诗风,以苏轼、辛弃疾、陈亮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并把它们的风格融入到自己作品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在作品的文化气质上他深受屈原、贾谊为代表的楚骚文化明清实学、湖湘文化的影响;在诗词格律的形式上,他主张从古典加民歌途径去探索创新这些都比较具体地现了毛泽东诗词创作的文化气象和美学精神反映他的创作同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刻联系以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自觉和努力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及其美学精神有一个怎样看待五四运动以来创造发展现代中国文化及其美学精神的问题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将近100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传统和美学精神。毛泽东称鲁迅的方向,是新文化运动方向现代中国的文化革命的方向,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已经点破这个题谓现当代中国文化传统及其美学精神是一个需要讨论的大课题但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是其中应有之义。这样的文化立场和美学精神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特点毛泽东说:“自从中国学会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主动。”在文艺美学方面中国同样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转变毛泽东诗词,就是思想自觉和精神自觉的产物并且体现为柳亚子说的“历史三千载铸雄奇瑰丽词”。

输入稿:

暂时只能查看自己录入的文稿!
廖小小使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听打了12分25秒;平均每分75字;输入原稿的 60.11%;听打正确率 92.91%
00:0000:00

什么时候把键盘打坏,就成为打字高手了! 点击开始打赏。